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分类是什么
释义
    本文介绍了会计主体的概念及其分类。会计主体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类。资产类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类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等。会计科目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是一门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提供一般信息的会计学科。
    法律分析
    1. 会计主体的概念是指会计,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主体分类(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主体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类,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权益类、损益类、普通类和成本类。
    ①资产账户。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2)负债账户。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账款等。
    ③所有者权益账户。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等。(4)损益表。反映收入的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反映费用的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成本。
    6个普通科目。包括清算资金交易、货币兑换、套期保值工具等。(2)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控制关系,会计科目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①总账科目,又称一级科目。它是一门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提供一般信息的会计学科。
    拓展延伸
    会计科目按反映内容可以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货币等类别。其中,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负债类科目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贷记、借记等;共同类科目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预付账款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股本、利润分配等;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损益类科目包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货币类科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应付款等。不同的会计科目可以反映不同的经济业务,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结语
    会计主体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主体分类包括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和按隶属关系分类。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主体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类;按隶属关系分类,会计主体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二章 会计核算 第十六条 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2014修正):第二章 考试和注册 第七条 国家实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五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