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规定以及国家赔偿的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有下列国家赔偿方式: 1、将受害人的各项损失计算成金额,以金额折抵受损害人的损失; 2、国家机关将违法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侵害相对人的财产或权利的,恢复到受损害前的形状、性能或状态等。 一、怎样区分不当得利与诈骗 不当得利与诈骗的区别: 1、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而被确认为别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比如捡别人的丢失物,一般只会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不会违反刑法; 2、区分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危害不同。不当得利危害较小,诈骗较重。虽然他们都有不正当的目的,但欺诈是犯罪嫌疑人使用欺诈手段使被害人有错误的理解,被害人在这种错误理解的基础上自愿将财产交给犯罪嫌疑人。民事行为中的不当得利没有上述逻辑过程。他们承担不同的责任。对于不当得利,只需要返还或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补偿,欺诈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毁约合同应该如何赔偿 违约合同的赔偿方式有三种:恢复原状、金钱赔偿和代理赔偿。具体如下: 1、恢复原状是指恢复到损害发生前的状态。如果想付钱恢复原状,需要支付额外的利息费用。比如买方付款后卖方没有交货,卖方除了需要退款外,还应该向买方支付额外的利息; 2、违约后恢复原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会出现金钱赔偿,这是赔偿损失的主要方式; 3、如果违约方资金周转困难,无法赔偿金钱,且违约方拥有其他同等价值的财产,可以用财产抵消金钱,这就是所谓的代理赔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三条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第三十五条 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