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父母遗弃子女,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母亲不抚养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 母亲不抚养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的确定方式:一般情况下,不构成遗弃罪,但如果不抚养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会被认定构成遗弃罪。根据相关规定,父母对于年幼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应依法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遗弃老人的治安处罚是什么 遗弃老人的治安处罚: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