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付定金和订金哪个能退 |
释义 | 定金不能退,订金可以退。 定金是指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事先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定金数额由双方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金额的20%。定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约定定金的支付期限,定金合同自实际支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作为价款或者收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定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具有定金的性质,是一种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交付定金的一方主张的定金权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般情况下,定金支付被视为预付款。当支付并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损失或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定金只能作为损害赔偿。 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定金是一个法律概念,能通过“定金原则”对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履行提供担保。而订金只是一个习惯性用语,仅具有预付款性质,不具有担保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的功能; 2、两者法律后果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定金交付后,如定金给付方拒绝订立合同或合同生效后不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方拒绝订立合同或合同生效后不履行合同,则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只有在合同履行后,才能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3、两者的数额限制不同。根据相关法律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综上所述,定金不能退,订金可以退。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如果双方没有约定不可退还的情况下,定金或订金一般可以退还。但是,如果消费者取消购买或租赁,商家有权从定金或订金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这个比例可能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交易金额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