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务侵占罪行的证据不足问题研究
释义
    职务侵占的证据不足也可立案,但最终证据不足无法定罪。立案需满足两个条件:犯罪事实存在且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涉案人报案需提供单位成立证明、身份证明和侵占财产的相关证据。
    法律分析
    一、职务侵占怎样证据不足
    1、职务侵占证据不足的,也可以立案(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即可),但是最终证据不足是不能定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第二,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在进行职务侵占犯罪行为报案时当事人需提供什么材料
    1、提供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和营业执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能证明单位依法成立的材料。
    2、提供能证明涉嫌人是在单位职工的身份证明,如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历表、两金(养老金、公积金)缴纳材料等。
    3、涉嫌人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及数额认定的依据。如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帐单、财务账册中记载相关内容的帐页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结语
    职务侵占的定罪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立案时,只需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即可,但最终定罪需要确凿的证据。立案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次,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涉及职务侵占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数额较大者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报案时,当事人需提供单位依法成立的证明材料、涉嫌人在单位工作的身份证明,以及涉案财务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