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噪音扰民时间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释义
    噪音扰民的时间规定是晚22点至晨6点之间,居民区内允许的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禁止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除非是抢修、抢险或特殊需要,并需公告附近居民。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地方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鼓励环境基准研究。
    法律分析
    噪音扰民的时间规定是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具体规定是:
    1、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
    2、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拓展延伸
    噪音扰民时间限制及法律责任
    噪音扰民时间限制及法律责任是指针对噪音扰民行为在特定时间段内的限制,并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夜间是指在晚上特定的时间段,比如晚上10点到早上7点。在这个时间段内,居民和其他居住区域的人们有权享受安静和宁静的环境。因此,如果有人在夜间制造过多的噪音,干扰了他人的正常休息和生活,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受到罚款、警告甚至被要求停止噪音行为。然而,具体的噪音扰民时间限制和法律责任会因地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噪音制造者和受害者都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维护自己的权益和遵守法律规定。
    结语
    噪音扰民时间限制及法律责任是保障居民夜间休息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夜间噪音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居民的安宁。违反规定的噪音制造者可能面临罚款、警告等法律责任。然而,具体规定会因地区和国家而异,建议各方了解当地法律法规,以维护自身权益并遵守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第五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十三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