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补正解释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常见的补正解释: 例13刑法第63条的“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中的“以下”,与刑法第99条的“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中的“以下”,存在矛盾,通过补正解释,对第63条的“以下”应解释为不包括本数在内。 例14刑法第269条的事后抢劫的规定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对这里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应补正解释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例15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这里的犯8种罪,应补正解释为实施了8种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