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扰乱公共秩序的处罚依据
释义
    法律分析:一、扰乱公共秩序的处罚依据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二、扰乱公共秩序治安的行为有那些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行为,一般来说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主要有以下13种:
    1、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
    2、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3、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
    4、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
    5、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
    6、扰乱丈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7、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的行为。
    8、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的行为。
    9、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
    10、寻衅滋事的行为。
    11、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的行为。
    12、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13、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8: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