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防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方案有哪些 |
释义 | 预防职务犯罪风险防控的方案: (一)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对职务犯罪的惩治。 (二)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和制约。 (三)坚持贯彻依法从重从严的方针,依法惩治职务犯罪。 (四)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五)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一、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犯罪类型来确定的,一般是贪污罪达到5000元以上可以立案,受贿罪达到5000元以上可以立案。而其他的职务类犯罪的起始立案金额一般也在这个标准上下浮动,具体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确定。因此职务犯罪的具体立案标准主要是犯罪金额,需要根据各类职务型犯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入罪金额。 二、如何去起诉职务犯罪 起诉职务犯罪的方法:职务犯罪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如果发现有职务犯罪的现象,个人可以去报案或者去检察院举报。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 三、职务犯罪有哪几种 职务犯罪在我国《刑法》的规定中,有数十种的犯罪,而职务犯罪的核心在于,有职务身份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进行犯罪。主要有以下的罪名: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贪污罪、受贿罪、斡旋受贿罪、徇私舞弊罪、玩忽职守罪、渎职罪等等;2、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主要有,职务侵占罪,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