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被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多久
释义
    被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是6个月。法院强制执行时一般是生效判决后6个月内结束,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有本院院长批准。法院会采取多种方法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强制执行具有的性质与功能有哪些
    刑事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行使强制力实现民事请求权给付内容之权能,谓之强制执行权。民事强制执行权属于公权力的范畴,因此,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决定了强制执行法的性质。目前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归入司法权范畴,也有人认为强制执行法具有行政权的特性,笔者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以法理为基础,将强制执行法的性质概括如下:
    (一)强制执行法是公法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是一种典型的权力型程序,虽然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当事人的私权,其中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和处分权,例如,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能够主动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协商变更执行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中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撤销强制执行申请等。但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无论是对实体争议和程序争议的裁判,还是对各种执行措施的具体实施,均体现了国家强制性,以及公权力的浓重色彩,因此,强制执行法毫无疑问是公法。
    (二)强制执行法是一般法
    按照法的效力范围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指在一国范围内,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和一个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对一般的人和事都普遍有效的法。特别法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期间或者对于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公民有效的法。强制执行法是在我国范围内,对一般的人和事都普遍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因而属于一般法。
    (三)强制执行法是非讼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里的执行程序,主要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行为使审判阶段确定的私权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效力。大陆法系理论对于民事执行程序的性质一直存在着诉讼程序说和非讼程序说之争,争讼程序说认为,执行程序是实现私权的程序,其目的是维持法律及确保其实效性,其程序构造也是法院就对立双方当事人的参与而设置,一直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部分。民事争讼程序所解决的事项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这种争议是需要通过对抗和辩论的程序来解决。而强制执行程序所处理的事项是强制债务人履行执行依据所确定的债务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所以强制执行法是非讼程序法。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