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事故治理方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释义
    治理方案包括: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一、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是指什么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是为加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治安管理,有效防范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的原则,强化和落实从业单位的主体责任。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治安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治安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惩,及时发现、整改治安隐患,并保存检查、整改记录。
    二、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提取规定
    从我国开展工伤保险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省市已制定工伤保险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对使用工伤保险基金,促进工伤预防工作做了具体规定。
    广东省规定,工伤预防费按不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的13%提取。提取额的30%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教育及伤残评定等费用开支,70%用于安全生产奖励。
    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规定,可按当年工伤保险费征收总额的5%~15%提取工伤保险奖励基金,奖励表彰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好的单位。
    辽宁省营口市规定,工伤保险基金总额的1.5%作为奖励经费,其中总额的1%用于奖励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的企业领导及工作成绩显著者。
    浙江省明确规定,工伤保险基金项目支出中含有事故预防和安全奖励金和宣传和科研费,其提取比例在5%~10%。
    湖南省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规定,可从上年度征缴的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不低于8%的费用,专项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奖励及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等。
    三、环境污染事故管理规定
    1、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2、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前款所指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应当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质、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收集、导流、拦截、降污等措施。
    3、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对于发现后能够立即治理的环境安全隐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对于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环境安全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现场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
    4、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5、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企业事业单位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抽查或者突击检查,将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且整治不力的企业信息纳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可以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5: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