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19年宪法的修改内容
释义
    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腐朽思想。
    法律分析
    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一款相应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拓展延伸
    宪法修订:2019年的法律变革
    2019年,宪法修订带来了重大的法律变革。这次修订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司法制度等。其中,政治体制方面的变革主要集中在权力分配和治理机制上,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法治建设。公民权利方面的变革主要包括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和扩大,以及对少数群体权益的保护。在司法制度方面,修订主要关注司法独立和公正性的加强,以确保法律的公平实施。此次宪法修订对于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秩序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宪法修订的核心目标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订后的宪法进一步加强了人民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这次宪法修订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加强司法独立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宪法修订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