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
释义 | 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期限,一般为两年。 如果行政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没有被发现或举报的,则不再进行行政处罚;但是违法行为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追诉时效期限延长至五年。 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 行政处罚的原则有: 1、结合教育原则; 2、民事刑事责任适用原则,是指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的原则; 3、申诉和赔偿原则; 4、处罚追究时效原则,自违法行为终止之日算起,二年内未追究责任的不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第三十七条 实施行政处罚,适用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但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法律、法规、规章已被修改或者废止,且新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者不认为是违法的,适用新的规定。第三十八条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法制和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符合标准、设置合理、标志明显,设置地点应当向社会公布。 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应当审核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并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