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如何看待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既遂? |
释义 | 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的主旨是保护公共安全,侵犯该罪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犯罪者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对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既遂的裁判为: 1.犯本罪的,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 拓展延伸 法院对于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与刑罚量刑如何界定? 法院对于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与刑罚量刑的界定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判例。首先,定罪标准包括是否存在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的事实,是否构成危险物质罪,以及是否达到既遂程度。法院会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危险程度等因素,以确定是否构成既遂罪。在量刑上,法院将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以及被告人的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情节等个人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可能判处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并结合社会教育、改造等措施,综合考虑公正、合理、适度的原则进行量刑决定。 结语 在对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既遂的裁判中,人民法院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判例,依据犯罪事实、危害程度和个人情况等因素进行定罪和量刑。针对该罪行,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该罪行侵犯了公共安全,威胁到大众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同时也违反了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和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法院在量刑决定中会综合考虑罪行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以及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并采取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结合社会教育、改造等措施,确保量刑公正、合理、适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五章 警务保障 第三十六条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违反前两款规定的,没收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