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国防法律以宪法和基本国防法律为依据,其内容主要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某一方面重要的原则、制度和行为规范,它们是宪法中的国防法律条款和基本国防法律的具体化。如已经制定的《兵役法》、《军官服役条例》、《军官军衔条例》、《预备役军官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人民防空法》、《香港驻军法》、《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9等,国防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主体广泛,立法程序严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国防法以宪法为依据,对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公民享有两项国防权利,具体如下: 1、维护国防利益的权利,公民对国防建设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对危害国防的行为也有权进行制止或者检举。 2、依法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补偿,补偿的数额应当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宪法的作用: 1、巩固国家政权; 2、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3、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4、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 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7、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一条,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条,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适用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