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官司原告一定赢吗 |
释义 | 判断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遗嘱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关键。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无效。但如果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同时,如果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法律分析 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首先需要明确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遗嘱有效,那么在诉讼中获胜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而无精神病的成年人,他们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他们也可以立遗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三十九条 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拓展延伸 遗嘱自由与遗嘱撤销权是遗嘱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遗嘱自由是指遗嘱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受任何外在压力或限制的影响。而遗嘱撤销权则是指遗嘱人在遗嘱生效前,可以随时撤销遗嘱内容。 遗嘱自由是遗嘱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保障遗嘱人权益的重要手段。遗嘱自由使得遗嘱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例如,遗嘱人可以表示自己不希望后人干涉自己的幸福生活,或者希望将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等。 遗嘱撤销权则是遗嘱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定,使得遗嘱人在遗嘱生效前,可以随时撤销遗嘱内容。遗嘱撤销权的作用在于保障遗嘱人的权益,避免遗嘱人在遗嘱生效后,因为自己的意愿与遗嘱内容不符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遗嘱撤销权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遗嘱撤销权只能在遗嘱生效前行使,一旦遗嘱生效,遗嘱人就不能再撤销遗嘱。其次,遗嘱撤销权只能由遗嘱人本人行使,遗嘱人的继承人等其他人无权代为撤销遗嘱。 此外,遗嘱撤销权也存在一定的例外情况。例如,遗嘱人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限制遗嘱撤销权的行使范围或者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 遗嘱自由与遗嘱撤销权是遗嘱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共同保障了遗嘱人的权益,使得遗嘱人在遗嘱生效后,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结语 遗嘱的效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而遗嘱的有效性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要件。只有遗嘱具有法律效力,才能在诉讼中获得优势。此外,遗嘱人也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能立遗嘱。如果遗嘱人缺乏行为能力,但后来获得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仍然有效。对于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的成年人,他们也可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立遗嘱。遗嘱的效力可能会受到遗嘱人生前行为与遗嘱意思表示相反的影响,因此遗嘱人应当注意遗嘱的有效性。 法律依据 体育法(2022-06-24)\t第一百条\t需要即时处理的体育赛事活动纠纷,适用体育仲裁特别程序。 特别程序由体育仲裁规则规定。 体育法(2022-06-24)\t第九十一条\t国家建立体育仲裁制度,及时、公正解决体育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体育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体育法(2022-06-24)\t第九十九条\t当事人应当履行体育仲裁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