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妇联如何应对家暴问题 |
释义 | 家暴受害者应及时报警、就诊,报警记录和病历是重要证据。可以向居委会、妇联、亲友寻求帮助,他们有义务保护受害者。派出所必须出警并调查,根据《反家庭暴力法》规定。 法律分析 对被家暴人员提供帮助,遇到家暴,首先,一定要及时报警和就诊,报警记录和病历都是将来认定家庭暴力的重要证据。其次,可以向当地居委会、妇联、亲友求助。根据《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居委会、妇联、派出所均有义务保护受害者。一旦报警,派出所必须出警并进行调查。 拓展延伸 妇联如何推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 妇联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在推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妇联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倡导尊重与平等的家庭关系。其次,妇联可以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援助服务,为受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同时,妇联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家庭暴力防治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受暴力侵害的妇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此外,妇联还可以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通过这些努力,妇联将不断推动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为妇女权益的保护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结语 通过报警、就诊和寻求帮助,受家暴的人可以得到及时的保护和支持。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居委会、妇联和派出所都有义务保护受害者,并进行调查。妇联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和提供咨询援助服务,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知,为受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妇联还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防治机制,推动各界参与,共同努力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保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