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独立户的资格要求
释义
    办理单独立户需持有私有房屋所有权证、户口簿、身份证到当地政务中心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窗口办理分立户手续。家庭户立户需满足当地落户条件,拥有私有住宅房屋所有权或公有住房使用权,以家庭关系为主共同居住生活。家庭户分户需满18周岁、已办理房产证分户手续、离婚等变化情况。户口迁移证补办需提供书面申请、学校或单位核实、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未落入证明、遗失的户口迁移证存根复印件、报纸刊登遗失声明。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规定,办理单独立户,申请人必须具有私有房屋所有权证。申请人需持私有房屋所有权证、户口簿、身份证到当地政务中心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窗口办理分立户手续。
    一、家庭户立户、分户
    1、家庭户立户:符合当地落户条件,并依法拥有私有住宅房屋所有权或房管部门直管住房等公有住房使用权,以家庭关系为主共同居住生活或单身居住在该套住房,需在该房屋所在地址立户的公民。
    2、居住在非住宅用房和违法违章建造房屋的,不予立户。家庭户户主一般由户内拥有本住房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人担任。未成年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一般不能担任户主。
    3、符合当地落户条件或已在当地落集体户的公民(非大中专院校落集体户口的学生),需落为家庭户但又不符合家庭户单独立户条件的,经同一设区市市辖区、县级市市区、建制镇(乡、街道)范围内的同一户口性质亲友家庭户户主同意,可将户口挂靠在该家庭户上。
    二、家庭户分户:户内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因发生婚姻、分家等变化,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需要办理分户的:
    1、已在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证(或公房租赁契约)分户手续的;
    2、已办理私房析产、赠与以及继承手续的;
    3、经法院判决或调解的离婚当事人或房产纠纷当事人有房屋居住权,且确实在此居住的(当事人为城市规划区内农业户口的,是否需设定离婚年限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农业户口无房产证,不能进行房产分割,但户内成年人结婚后,村委会证明确已与原户主分家生活的。
    5、户内夫妻之间、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不得分户。
    户口迁移证补办申请流程
    1、本人书面提出户口迁移证补办申请;
    2、所在学校或单位核实、签字并加盖公章;
    3、由户口拟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未落入证明;
    4、由户口原迁出地派出所出具的遗失的户口迁移证存根复印件;
    5、要持遗失的户口迁移证存根复印件和自己的身份证去报社办理遗失声明。
    6、等到申请、户口未落入证明、遗失的户口迁移证存根复印件、以及刊登了遗失声明的报纸这四样东西都齐全了之后,再拿到学校或工作单位去进行下一步的申请补办。
    结语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人办理单独立户需具备私有房屋所有权证。申请人需携带相关证件到当地政务中心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窗口办理分立户手续。家庭户立户、分户需满足一定条件,如拥有住房所有权或使用权、符合当地落户条件等。对于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如因婚姻、分家等变化需办理分户,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户口迁移证补办申请需提供相关材料,并按流程办理。请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顺利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依据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修正):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医疗保障、统计、税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自治的内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有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
    省、市(州)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在经费上予以激励的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在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奖励专项经费。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修正):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统计等部门应当互相提供有关人口数据,实行人口信息资源共享。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