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中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要求抵押人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如保证人、保证金、质押物等,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担保事项,但同时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利,避免侵犯抵押人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五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贷款人、债权人同意之外,保证人和质权人、抵押权人约定的保证金、质押物、抵押物的市值,不得超过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五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商品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保证人、抵押人、质权人同借款合同约定有关担保事项的,该约定的效力受合同法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