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一般非法行医行为的处罚标准
释义
    实施了非法行医行为的话,一般会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以下的罚款。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以下的罚款。
    一、哪些属于非法行医的行为
    (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非法行医主要应包括下列6个方面: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
    2)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拒不校验的。
    3)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4)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
    5)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
    6)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二)根据《执业医师法》,非法行医应包括下列2个方面:
    1)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
    2)或者非医师行医的。
    根据《母婴保健法》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合格证书的,有下列行为之一:
    1)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或者医学技术鉴定的;
    2)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
    3)出具《母婴保健法》规定的有关医学证明的。或者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或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
    (三)其他非法行医情形:
    1)未经卫生部和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并开展医疗活动或以合同方式经营诊疗项目的,视同非法行医;
    2)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未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的。
    二、非法行医案件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既对自己缺乏行医技能和控制病情发展的能力是明知的,又对病人在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时会伤残直至死亡是明知的,所以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在意志因素上,对病人的伤残、死亡采取了漠然视之,听之任之的放纵态度。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具有行为故意,而不是犯罪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仍然从事医疗活动。但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身体健康受损的后果,则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即其应当预见非法行医行为有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伤害的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上述后果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犯罪构成要件主观特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犯罪目的。非法行医罪并不以牟利为要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