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弃养罪判定及刑罚是什么?
释义
    弃养罪是指对无法独立生活的家庭成员拒不扶养的恶劣行为,会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分析
    弃养罪,即遗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弃养罪会被判刑。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遗弃罪一经定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拓展延伸
    弃养罪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弃养罪是指个人放弃或无视对他人的抚养责任,导致被抚养人无法获得基本生活所需的情况下,触犯的一种罪行。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弃养罪的判定主要考虑被抚养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以及抚养人的过失程度。判决时,法庭会综合考虑相关证据,如抚养费支付情况、家庭关系等。对于弃养罪的刑罚,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司法实践中也会考虑到被抚养人的权益保护和抚养人的改过表现。因此,准确判定弃养罪及相应刑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司法实践。
    结语
    弃养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对无法独立生活的家庭成员的无视和遗弃。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将面临刑事处罚。在判决时,法庭将综合考虑被抚养人的情况和抚养人的过失程度。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司法实践,旨在保护被抚养人的权益。弃养罪的刑罚可能包括罚款、拘役或有期徒刑,具体根据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规定而定。在司法实践中,也会重视抚养人的改过表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