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传播病毒是否涉及违法行为?
释义
    故意传播新型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将被定罪为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伤害、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分析
    1.传播病毒故意犯法。
    2.故意传播新型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定罪为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造成严重伤害、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拓展延伸
    故意传播病毒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明确规定:“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计算机信息系统专用产品,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此,故意传播病毒可能触犯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给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还将受到行政罚款等非刑事法律责任。
    结语
    传播病毒故意犯法,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故意传播新型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应该依法定罪为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严重伤害、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防止病毒传播,遵守公共卫生规定,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