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间接故意杀人罪是指什么 |
释义 | 间接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认知是不确定的,或者尽管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确属明知,但对其行为间接导致他人死亡的认知是不确定而构成的故意杀人罪。 一、过失杀人的认定标准 过失杀人的认定标准:1、他人死亡的结果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的;2、他人死亡的结果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若是间接故意杀人的,则构成故意杀人罪;3、他人死亡的结果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而不是意外事件致人死亡,若是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二、不构成共同犯罪怎么处罚 根据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要注意常见的不构成或不作为共犯处理的几种情形:(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二个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2)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即一个为故意犯罪,一个为过失犯罪,两个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失地引起或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二是故意地教唆或帮助他人实施过失犯罪。此种情况下,也是根据各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形态,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3)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该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击丙,甲为杀人的故意,乙为伤害的故意,结果由于甲打击丙的要害部位而导致丙死亡,此时二人虽然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当然,如果该罪过内容的不同并不足以影响行为定性,则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如一方出于直接杀人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二人共同实施杀人行为的,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4)同时犯即指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是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对此应作为单独犯罪分别论处。如甲乙不约而同的意图杀害丙而向丙射击,甲没有命中,乙命中丙的要害部位致丙死亡,则甲应负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刑事责任,而乙则负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事责任。(5)实行过限行为即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犯。共犯人超过共同犯罪故意又犯其他罪的,对其他罪只能由实行该种犯罪行为的人独自负责,其他共犯人对此不负刑事责任,理论上称之为“实行过限”。(6)“片面共犯”不宜作为共犯处理所谓片面共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共同造成一危害结果,但双方没有犯意联系,一方知道对方的行为与性质,但对方却对此不知,双方的犯意联络不是共同的而是片面的。“片面共犯”是否作为共同犯罪处理,理论上尚有争议,我国刑法中处于通说地位的是“否定说”,即“片面共犯”情形不宜作为共同犯罪处理。(7)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因为在事先无通谋、在犯罪实行过程中也无通谋,故缺乏共犯的主观条件。 三、家暴致死怎样判刑? 家暴致死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家庭暴力致人死亡与普通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没有特别区别,家暴致死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的结果,希望或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意外造成死亡。与故意杀人的区别在于,伤害对方是故意的,死亡结果的发生确实是意外的,不是行为人想要的。此时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希望或者的发生。行为人的主观想法是杀害对方,而不仅仅是伤害。此时将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以上两种情况是家庭暴力引起的,性质不是特别恶劣,可以作为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