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孩子拒绝探视,家长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
释义 | 法院可以中止父母探望子女,若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中止后,事由消失应恢复探望。若子女拒绝探望是被另一方唆使,可请求法院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孩子拒绝探视的办法:若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则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若子女拒绝探望是出于另一方唆使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应对孩子拒绝探视的情况: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拒绝探视时,家长应该以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情况。首先,家长应保持冷静和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并与孩子进行开放、坦诚的沟通。其次,家长可以尝试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孩子喜欢的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亲近感。此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并尽量满足合理的要求,以建立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同时,家长也需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影响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耐心地与孩子建立起稳固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安全、支持的成长环境。 结语 当孩子拒绝探视时,家长应以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为目标,通过理解、沟通和共同兴趣爱好的培养,逐步解决问题。在亲子关系中,建立信任和依赖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耐心的付出,为孩子提供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八条 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