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对假传军令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
释义 | 对拒传、假传军令罪的量刑标准是3到10年不等有期徒刑。我国法律制度中对拒传、假传军令罪是保留了死刑的,但不代表所有构成此罪的嫌疑人都会被判处死刑,而且普通公民是无法构成此罪的,因为公民没有穿军令的义务,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军人。 二、拒传假传军令罪的认定标准 拒传假传军令罪的认定标准是:1、该罪的犯罪主体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军人;2、主观上具有故意性,希望或者放任拒传假传之危害结果的出现;3、客观上实施了拒传、假传之行为,而且对作战具有危害性;4、本罪侵犯了作战指挥秩序,扰乱了军人服从秩序。判处三年至十年,如果因行为人的拒传、假传行为导致了作战遭受重大损失,则判处行为人十年至死刑。 三、谎报军情罪的量刑标准 谎报军情罪的量刑标准为:如果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了危害,会被判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二条: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指造成武装部队人员重大伤亡的,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者军用物资重大损失的,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