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故又称废罢诉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可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兼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 一、欠款人财产转移怎么办 债务人恶意转让财产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应当以债权为限;同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需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债权人也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符合的法定要件: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 2.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包括实施了处分财产的积极行为(无偿转让或明显低价)或者实施了放弃债权的消极行为; 3.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有害于债权; 4.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5.撤销权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 三、放弃遗产的债权人有撤销权吗 放弃遗产的,债权人没有撤销权。债权人的撤销权必须是在债务人实施了减少其财产的行为,对债权人的权益造成了侵害时,才可以行使,而放弃继承遗产,并不是债务人当然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因此此时,债权人不能行使撤销权。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