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释义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如下:
    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范围:所有在中国境内注册上市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制剂、保健食品等;
    2、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指使用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不良反应;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义务: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研究机构等单位应当及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报告应当包括药品名称、批号、规格、生产企业、不良反应的描述、发生时间、治疗措施等信息;
    5、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途径: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报告;
    6、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职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药品安全信息,制定药品安全管理措施;
    7、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措施:包括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和风险管理等。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执行有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应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药品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责任和标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估;
    3、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价,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和记录,及时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对药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及时处理和调查;
    5、加强国际合作。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是国际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药品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和加强国际合作。
    【法律依据】: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第四条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应当贯穿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实现全面、动态、科学、规范的监测和报告。”
    第十一条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是指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第三十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发布,及时向社会公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第三十一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机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预警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6: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