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只有当一个行为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时才能构成犯罪。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安全造成的危害程度,包括有可能导致人身、财产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损失或危害。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符合刑法的规定,具有违反法律禁止性。应受刑事处罚性是指行为犯罪后,作为违法者应受到刑法的惩罚和制裁。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构成了犯罪的法律本质和特征。只有当一个行为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时,才能被视为犯罪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判定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不仅考虑了个人行为的后果,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安全。刑事违法性注重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不考虑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应受刑事处罚性则是揭示了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惩罚和制裁的原则。 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如何评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评估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包括行为的目的、手段、结果、后果等因素。具体来说,可以考虑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个人权利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行为所涉及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文化传统等因素。同时,在评估社会危害性时,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犯罪行为做出相应的判断。例如,在涉及财产方面的犯罪中,损失的大小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特征,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在评估社会危害性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进行不同的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宪法,制定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