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我国法律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但并未明确生效时间。一审判决从送达之日起15天内为上诉期,超过15天未上诉则生效。然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没有上诉期限的明确规定。通常情况下,二审当庭宣判的判决书应在10天内送达。 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对于一审,一般是从判决送达的那天起,十五天里为上诉期,过了十五天没有上诉的判决就生效了。但是二审判决作为终审的判决,并不会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什么时候生效没有明文规定。通常对于二审当庭宣判的,应该在十天里送达判决书。 拓展延伸 二审民事判决书生效前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程序 二审民事判决书生效前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程序是指在二审民事案件中,当判决书尚未生效时,其法律效力及相关程序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二审民事判决书自宣告当事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在生效前,可能存在上诉、申请再审等程序。在此期间,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受到限制,不得执行。具体程序包括:被判决方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上诉或再审程序进行期间,原判决暂时不生效;待上级法院或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后,判决书方可生效。因此,二审民事判决书生效前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程序是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结语 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的生效时间并无明确规定,但通常在二审当庭宣判后十天内送达判决书。在此期间,判决书尚未生效,被判决方仍有上诉或申请再审的权利。二审民事判决书生效前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程序是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上级法院或最高法院的终审判决后,判决书方可正式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