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赡养人应该如何照顾老年人 |
释义 | 赡养人对老年人的义务及处理赡养纠纷的方法。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义务,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并提供适宜的住房。法律赋予未成年子女和需要帮助的成年子女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的权利。处理赡养纠纷应充分考虑家庭关系,通过人民调解等方式解决,注重法律和道德教育。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培养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减少赡养纠纷的发生。 法律分析 一、赡养人对老年人有哪些义务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老年人赡养纠纷怎么处理 1、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 赡养纠纷是家庭的内部矛盾,如果严格依据法律办事的生硬判决反而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更无助于家庭和睦关系的建立。应以维系亲情为重点,充分考虑纠纷当事人之间的特殊关系,采用多种方式、运用各种途径开展调解劝说工作来解决赡养纠纷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在实际调解中我们要做到“三心”,即耐心、细心、真心。要找准矛盾的焦点,找准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从法律的角度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开导工作,更重要的是从道德的角度让当事人明白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法律义务。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深入调研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和构建覆盖面更为广泛、救助更加及时、保障更加充分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从制度上提供解决赡养纠纷的保障,使农村与城市老人都能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 3、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舆论宣传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积极利用电视等媒体方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水平,积极弘扬关爱老人的传统思想理念,培养形成尊老敬老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社会风气。要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沟通关系,从源头上减少赡养纠纷的发生。 结语 赡养人对老年人的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特别是照顾患病老人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法律明确规定了父母和成年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责任。处理赡养纠纷时,应注重维系亲情,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解劝说,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解决纠纷的保障。舆论宣传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和尊老敬老的传统理念,减少赡养纠纷的发生,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一条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三条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四条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