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案件开庭后是当庭宣判吗
释义
    普通民事案件很少当庭宣判,但简易程序中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可以当庭宣判。刑事案件中认罪认罚案件常当庭宣判。律师执业多年,只经历过两件民事案件当庭宣判,其中一件是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告缺席审理,法院当庭作出判决,让律师感到诧异。
    法律分析
    1、视情况而定;
    2、因为一般的民事案件如果适用的普通程序,那么很少会当庭宣判的,基本上是择日宣判;
    3、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如有些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是存在当庭宣判的。只要法庭经过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且没有不宜当庭宣判的情形存在,适用普序审理的案件也可以当庭宣判。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很少,近些年我代理的案件中从来没有当庭宣判的。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比较多,特别是认罪认罚案件。执业这么多年,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我只经历过两件,都是执业初期的案件。一件是我自己代理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法院是镇江丹阳市人民法院),事实比较清楚,有合同、有对账单,被告没有到庭,缺席审理,法院当庭作出判决。当时觉得很诧异,觉得丹阳法院效率真高。
    拓展延伸
    民事案件开庭后的审判流程及宣判方式
    民事案件开庭后的审判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法庭将确认当事人的身份并宣读案件的基本信息。接下来,原告和被告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并进行交叉质询。法庭可能会要求相关证人出庭作证,对证人进行询问。在辩论阶段,原告和被告的代理人将就案件争议进行辩论。最后,法庭将进行审议,并根据法律和证据作出宣判。
    宣判方式有多种形式,取决于具体情况。有些案件可能在开庭当天当庭宣判,法官在庭上宣布判决结果。而对于复杂的案件,法庭可能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后才能宣判。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将在特定日期宣布判决结果。此外,有些案件可能需要进行书面审议,法庭将在审议结束后以书面形式宣布判决。
    总之,民事案件开庭后,法庭将按照规定的审判流程进行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宣判方式。
    结语
    民事案件的宣判方式因情况而异。一般而言,民事案件很少当庭宣判,而是选择择日宣判。只有在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没有不宜当庭宣判的情形,法庭才会当庭宣判。在我多年的执业经验中,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机会较少,但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情况较多。无论何种宣判方式,法庭都会按照规定的审判流程进行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2: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