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理解货币基金偏离度 |
释义 | 货币基金偏离度,是指货币基金“摊余成本法”与“影子定价法”两种定价方法下基金资产净值的偏离程度。 一、理解货币基金偏离度的两种计价方法: 在我国市场上现有的基金类型中,基金偏离度是货币市场基金特有的概念。要理解偏离度,首先要从货币市场基金的两种资产净值计价方法来说。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均采取摊余成本法作为基本的计价方法,同时引入“影子定价”法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重估。 摊余成本法计算基金资产净值,即按持有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每日计提应收利息,并按实际利率法在其剩余期限内摊销其买入时的溢价或折价,以摊余的成本计算基金资产净值。 “影子定价”法计算基金资产净值,即于每一计价日采用市场利率和交易价格对基金持有的计价对象进行重新评估。 货币市场基金偏离度,则是上述两种定价方法下基金资产净值的偏离程度。 我们把某一计价日货币市场基金按摊余成本法计算得到的资产净值表示Na,按影子定价法计算得到的资产净值表示Nb,则该日基金的偏离度D可表示为: D=Nb-Na/Na*100%。 货币基金偏离度的处理方式 由于市场利率和交易价格在不断波动中,货币市场基金两种估值方式算出来的资产存在一定的偏离度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只要偏离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不需要对基金的资产净值进行特殊处理,只有当偏离度超过规定的限度时,才需要对基金的资产净值进行调整。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D≤0.5%,按摊余成本法确定基金资产净值,基金资产净值N=Na。 D>0.5%,按公允价值指标对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基金资产净值N=Nb,调整差额Nb-Na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按公允价值指标进行后续计量。如基金份额净值恢复至1.00元,可恢复使用摊余成本法估算公允价值。 偏离度的意义:衡量货币市场基金风险的重要手段 影子定价偏离度是衡量货币市场基金风险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货币市场基金的估值能与市场波动基本同步,避免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当影子定价所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低于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时,就出现负偏离,这是由于市场收益率上升引起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券种的价格下降。负偏离意味着基金资产组合的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货币基金组合中存在浮亏。反之,当影子定价所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高于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时,就出现正偏离。正偏离意味着基金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是被低估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基金持有的投资品种市场价格上涨,为投资者获取了更多的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持有“正偏离是越大越多越好”的心态,因为如果是通过较高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和融资比例来获得的正偏离,使得基金组合就面临着较大的潜在流动性风险。在某种程度上,过高的正偏离也相当于提前兑现了到期前的收益。按照基金信息披露的要求,当货币市场基金当日偏离度只要超过0.5%就要单独发布临时公告,披露偏离度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于小于0.5%但大于0.25%的偏离度,也要求在季度组合报告中集中披露。对一些偏离度较大、偏离次数较多的基金,投资者应该仔细分析其偏离度较高和次数较多的原因,并以此来判断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