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车险理赔的几个认识误区 |
释义 | 公安部交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近逼近2亿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内地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美国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已经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关于车险理赔的纠纷由来已久,其中多数纠纷是由于车主对保险公司的承保责任与实际理赔产生较大偏差引发的。也有相当数量的纠纷是由于保险公司宣传不够到位,消费者对于车险理赔存在认知误区造成的。 误区一、"全险"就得全赔 许多的车主认为,车子只要买了“全险”,发生任何交通事故都不会带来财产损失,因为保险公司会“全赔”。其实“全险”并不等于“全赔”。所谓“全险”包括了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玻璃险、划痕险、车上人员险及不计免赔等多个险种。“全险”只是一个通常情况下的说法,在法律上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尽管“全险”责任范围明显扩大,但不少情形依然不能赔,如发生人为打砸致车受损、车辆零部件被盗等,保险公司将不承担保险责任,这点值得投保车主注意。此外,车子如果在地震中受损、加装设备损坏、司机违章驾驶等,以及汽车自燃、爆胎、发动机浸水、车身划痕,保险公司也是不赔的。只有投保了相应的附加险,才能获赔。车主知晓了这些情况,既能有效维护自己权益,也可相对减少理赔纠纷。 误区二、非4S店不修 车子出险以后,不是所有的车都得统统到4S店维修的。机动车保险条款规定,损坏的机动车在修理前被保险人应当会同保险人检验,协商确定修理项目、方式和费用。车辆出险后,有的4S店报价工时费严重偏离市场价格,与其它一类维修企业价格差距很大,同时由于大部分事故中被保险人仍需要承担一部分免赔额,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就会要求车主到别的4S店,或者其它能够提供相同品质修理服务的维修企业进行修理。这样既是为了维护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