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如何起诉劳动争议
释义
    起诉程序:
    1、带着仲裁裁决书、起诉书到基层法院立案庭立案,提交相关证据。法院同意立案,会给同意立案回执。然后就等待法院开庭传票。这期间,当事人要准备好开庭陈述词和被告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应答预案。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证准备好证据。
    2、开庭后,先由原告陈述,再由被告陈述,然后交换证据,接下来就是法庭辩论。
    3、最后,法官调解,调解不成,法官出具判决书。
    劳动纠纷可以直接法院起诉吗,劳动争议可以直接法院起诉吗
    劳动争议纠纷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劳动者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首先要在劳动纠纷发生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直接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不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怎么办,劳动者如何维权
    法院不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或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吗
    劳动纠纷可以直接起诉。依据我国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应先进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劳动者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但不是所有的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必须走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根据该规定我们可知,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并向劳动者出具了欠条,如果劳动者仅依据该借条主张工资的话,即便该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但劳动者有权不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何避免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中应如何取证
    一般而言,在劳动纠纷中,有以下三种取证途径:
    1.主动搜集提供。劳动者对自己的主张,均应积极提供证据。搜集时,上述八种证据种类均可以搜集。
    2.相应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应由用人单位提供;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工资发放记录,应当包含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用人单位应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3)劳动者提供初步证据证实用人单位掌握的其他证据,如考勤记录、相关考核表格等。
    3.劳动者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委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如在社保局、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保存的公文、电子证据等。
    
     该内容由 许乃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