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海关过久清关可否投诉?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了进出口货物申报的法律责任,包括收发货人和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应当如实申报并承担相应责任。清关过久很难投诉,可能因为申报资料问题、价格争议、资料与实物不符、未缴税或未办理清关手续等原因。货物低报或不符合个人自用原则还可能导致退运风险。清关代理不负责任或海关进度慢也可能是原因。 法律分析 清关太久不可以投诉。清关过久很难投诉,清关被扣因素很多,比如货物低报,不符合个人自用原则等都有可能时间长。如果不符合个人自用,可能还有被退运的风险。导致清关慢的原因有: 1、申报的资料有问题或资料不齐全。 2、申报的价格与海关掌握的价格有争议。 3、查验中发现资料与实物不相符。 4、有海关税单而不去缴税或货到港口不去办理清关手续。 5、清关代理不负责责任或海关进度慢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第七条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应当依法如实向海关申报,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拓展延伸 如何有效处理海关清关时间过长的问题? 海关清关时间过长的问题可能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必要的延误和成本,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首先,与海关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清关流程和要求,确保文件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提前规划和安排清关事务,确保提供所需文件和信息的及时性。此外,可以考虑申请加急清关或使用专业的清关代理服务,以加快清关速度。同时,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以确保合规操作。最后,如遇到清关时间过长的情况,可与海关进行沟通并提出投诉,寻求解决方案。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规划、沟通和合规操作,可以有效处理海关清关时间过长的问题,确保顺利的进出口贸易。 结语 合理规划、准确沟通和合规操作是解决海关清关时间过长问题的关键。及时了解清关流程和要求,提前准备文件和信息,申请加急清关或使用专业代理服务,密切关注法规变化,若有需要可与海关沟通并提出投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成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海关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一)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对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扣留。 (二)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问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嫌疑人,调查其违法行为。 (三)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对其中与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牵连的,可以扣留。 (四)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进行检查,有关当事人应当到场;当事人未到场的,在有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径行检查;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可以扣留。 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的范围,由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五)在调查走私案件时,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 (六)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个人违抗海关监管逃逸的,海关可以连续追至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将其带回处理。 (七)海关为履行职责,可以配备武器。海关工作人员佩带和使用武器的规则,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行使的其他权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