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权益
释义
    未成年人监护人变更程序及条件:1、申请变更监护人需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根据孩子身心健康为原则做出判决。2、监护人有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等情形,可撤销监护人资格。变更监护人条件:监护人不具备资格或不履行职责,可能或已经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有法定情形申请变更。变更程序:现监护人不履职或侵害权益,申请人为亲属或组织,法院裁定变更监护人。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何变更
    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变更的,首先应该由相关人士或组织向法院提出变更监护人的申请,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出发,做出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判决。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二、变更监护人的条件有哪些
    1、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例如,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履行监护人的资格;或者,监护人的经济条件不适合担任监护人;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将可能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或者已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
    3、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形申请变更监护人的,即有关组织依照《民法典》规定指定监护人,以书面或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
    三、变更监护人程序有什么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监护权是可以变更的,变更监护人的程序主要是:
    1、现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或者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而要求变更监护人的。
    2、申请变更监护人,此处的申请人较广泛,可以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长期抚养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须是与未成年人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
    3、法院裁判变更。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作出相应的裁判。
    结语
    变更未成年人监护人需经法院审理,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监护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职责或侵害合法权益等情形,可被撤销资格。监护人资格不具备、不履行职责或已造成损害也可成为变更条件。变更程序包括:申请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根据原则判决变更,并通知被指定人。如不服,可在30日内向法院起诉。监护权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监督和保护,变更监护人应依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二十三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7: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