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期限能否更改?
释义
    劳动合同期限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否则可解除合同或按原合同履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协商和解应坚持协作和平等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避免不平等利益。协商和解是最简便、省事的方式,避免诉讼费用和经济损失。消费者应提供充足证据,坚持公平合理原则,注意问题时效性,如遇推诿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期限什么时候能变更
    1、变更劳动合同期限时间需要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合同时,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则不能变更合同,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或按原合同履行,如果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协商和解的原则
    协商和解应坚持协作和平等原则:协作原则。要求消费者与经营者在融洽的气氛中,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弄清事实,分清责任,自愿地达成协议,避免只从自己一方的利益出发,坚持已见,互不相让。平等原则。消费者和经营者要在平等的前提下自行协商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决不允许任何一方凭借某种势力,以强凌弱,以大压小,享有特权,获得不平等的利益。
    协商和解是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方式之一。它是指消费者权益争议发生后,由消费者与经营者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最简便、最省事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仲裁或诉讼而花费的时间、聘请律师费和仲裁诉讼费,以及其它有关费用开支带来的经济损失。消费者准备好翔实、充足的证据和必要的证明材料。要坚持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与经营者协商时,要阐明问题发生的事实经过,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必要时可指明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以达成问题的尽快解决。要注意时效性。有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不要被经营者的拖延所蒙蔽而一味地等待。象有关食品、饮料的质量问题,一旦超过一定时间,检验机构就无法检验。因此,如果在证据确凿、事实明确的情况下,经营者还故意推诿、逃避责任,消费者就要果断地采取其它方式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结语
    在劳动合同期限变更方面,双方需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合同。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则不能变更合同,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或按原合同履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协商解除或变更劳动合同。协商和解应坚持协作和平等原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争议。协商和解是最简便、省事的方式,避免时间和经济损失。消费者应准备充足证据,坚持公平合理原则,并注意时效性问题。如经营者故意推诿责任,消费者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