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刚签完劳动合同不想干了直接走可以吗 |
释义 | 法律分析:不辞职直接走人属于离职手续中的自动离职,简称自离。自离是违法的,劳动者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如果你是正式员工自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赔偿经济损失。如果签了保密协议,自离后劳动者不能在与原工作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也不能将在原单位知道的信息外传,否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承担赔偿责任。 2.自离就没有离职证明,还会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影响入职新单位,因为有的单位需要劳动者提供原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书。 一、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作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3天、转正后提前1个月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另外,劳动者自动离职,是公司认为劳动者出于个人意愿,和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然后公司就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1、劳动者没有提前3天(试用期)或者30天(转正后)通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辞职期限的规定。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需要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注意,用人单位需要举证证明劳动者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具体金额。 3、劳动者在自离前,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以制度规定自离者不支付工资,这类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应属无效。 二、签了合同自离的后果 我们在公司里面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说工作的不愉快的话,可能会自动离职,那么签订劳动合同自动离职的后果是如何的?签了劳动合同自离,如果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即不辞而别),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因此,对于劳动者来说自离是很不理智的一种选择。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