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狱探视实施的具体规定 |
释义 | 监狱探视规定及条件:根据《监狱法》第40条,罪犯可每月会见亲属1次,会见时间半小时至一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会见对象原则上为近亲属和监护人。探监需满足条件:1)只有亲属和监护人可探监,但朋友现在也普遍被允许;2)需出示身份证明,不一定需要居民委员会证明;3)除法定节假日外,一般时间可探监。 法律分析 一、法律上监狱探视有什么规定 1、《监狱法》第40条的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 2、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的要求,中队干警随信寄发《会见通知书》,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罪犯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指罪犯的近亲属和监护人。近亲属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母、姨父母、自己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二、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2、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 (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 (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现在的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 3、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监狱探视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监狱法》第40条,罪犯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对于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考虑增加会见次数和延长会见时间。探监须符合主体条件,即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同时需要出示身份证明。除法定节假日外,探监时间一般较为灵活。探监不仅满足法律规定,也为监狱带来经济效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分类保障,采取措施满足其生活、教育、安全、医疗康复、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八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托育、学前教育事业,办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母婴室、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养和培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的保教人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一条 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