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产品特点
释义
    1、与纸质汇票相比,电子商业汇票能保证唯一性、完整性、安全性,规避假票和克隆票风险;电票足不出户就可交易、方便、回款速度加快,收票、托收实现零在途。
    2、经银行承兑的电子商业汇票较之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更为可靠的银行信用保证,流通范围广;可借助深度票据网,快速贴现,既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又节省了资金使用成本;可以轻易实现票据电子化管理,准确查询到每一笔票据对应的票面信息及资金流向,管理成本不断降低。
    3、电票一切活动均在ECDS(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记载生成,而ECD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全国性金融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具备金融级的系统安全及信息灾备保障,彻底杜绝了克隆票和假票,杜绝了纸票流通过程中的一切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转让通过哪些方式进行
    银行承兑汇票转让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1、贴现。贴现是指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银行,并贴付利息,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汇票持有人的票据行为。
    2、背书转让。
    3、汇票质押。汇票可以设定质押,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
    二、商业汇票分类
    1、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
    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付款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开户银行收到通过委托收款寄来的商业承兑汇票,将商业承兑汇票留存,并及时通知付款人。
    1、付款人收到开户银行的付款通知,应在当日通知银行付款。付款人在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遇法定休假日顺延,下同)未通知银行付款的,视同付款人承诺付款,银行应于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第4日(法定休假日顺延,下同)上午开始营业时,将票款划给持票人。付款人提前收到由其承兑的商业汇票,应通知银行于汇票到期日付款。付款人在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未通知银行付款,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第4日在汇票到期日之前的,银行应于汇票到期日将票款划给持票人。
    2、银行在办理划款时,付款人存款帐户不足支付的,应填制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连同商业承兑汇票邮寄持票人开户银行转交持票人。
    3、付款人存在合法抗辩事由拒绝支付的,应自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作成拒绝付款证明送交开户银行,银行将拒绝付款证明和商业承兑汇票邮寄持票人开户银行转交持票人。
    2、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由其开户银行承兑的票据。每张票面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含)。银行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向承兑申请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不足10元的按10元计。承兑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承兑申请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未付款的,按规定计收逾期罚息。
    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具备的条件
    (1)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2)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3)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及其增值税发票;
    (4)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良好的结算记录和结算信誉。
    (5)与银行信贷关系良好,无贷款逾期记录。
    (6)能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付款
    1、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或持票人向银行提示承兑时,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审批程序,对出票人的资格、资信、购销合同和汇票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必要时可由出票人提供担保。符合规定和承兑条件的,与出票人签订承兑协议。
    2、商业汇票的承兑银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与出票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2)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
    (3)内部管理完善,经其法人授权的银行审定。
    3、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
    4、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应于汇票到期前将票款足额交存其开户银行。承兑银行应在汇票到期日或到期日后的见票当日支付票款。
    5、承兑银行存在合法抗辩事由拒绝支付的,应自接到商业汇票的次日起3日内,作为拒绝付款证明,连同商业银行承兑汇票邮寄持票人开户银行转交持票人。
    6、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时,承兑银行除凭票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