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法律错误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错误地适用法律规定,导致诉讼当事人权益受到损害。具体情形包括以下五种: 1. 适用错误法律条文: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错误地适用了与案件无关的法律条文或错误地解释了相关法律条文,导致诉讼当事人权益受到不当侵害。 2. 确定错误的事实: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错误地认定案件事实或者未充分调查,导致诉讼当事人权益受到不当侵害。 3. 过错推定: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将事实未经查证或未经证实的情况下,错误地推定了诉讼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其权益受到不当侵害。 4. 不当裁量: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未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裁量,或者裁量结果明显不合理,导致诉讼当事人权益受到不当侵害。 5. 违反程序规定: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行政行为,导致诉讼当事人权益受到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受损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六条 行政诉讼的审判,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照程序进行。 第四十六条 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有权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向有关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申请撤销或者改变该行政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