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构成要素包括:犯罪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或从事广播、电视通讯业务的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 法律分析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构成是:犯罪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从事广播、电视通讯业务的人员。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拓展延伸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律要素及刑罚规定是什么?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指故意损毁、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严重干扰正常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法律要素包括:主观方面要求犯罪人具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故意;客观方面要求犯罪行为具有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干扰正常播出秩序的客观行为;社会危害性要求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刑罚规定在我国刑法中有所不同,一般可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危害后果等因素,对犯罪人进行量刑。 结语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指故意损毁、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严重干扰正常播出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该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主观故意、客观破坏行为和社会危害性。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程度,刑罚规定有所不同,可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