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成都市社保中工伤缴纳比例怎么计算
释义
    本文详细介绍了成都市工伤缴纳比例的行业基准费率和实际缴费费率,以及工伤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基准费率分别为一类行业0.2%、二类行业0.4%、三类行业0.7%、四类行业0.9%、五类行业1.1%、六类行业1.3%、七类行业1.6%、八类行业1.9%。实际缴费费率为基准费率加浮动费率之和的50%,最低为0.1%,最高为1.425%。另外,还介绍了成都市工伤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
    法律分析
    成都市社保中工伤缴纳比例的行业基准费率为一类行业为0.2%、二类行业为0.4%、三类行业为0.7%、四类行业为0.9%、五类行业为1.1%、六类行业为1.3%、七类行业为1.6%、八类行业为1.9%。实际缴费费率为基准费率加浮动费率之和的50%,最低为0.1%,最高为1.425%。
    二、成都市工伤就业补助金
    (一)公式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基数×月数。
    赔偿基数为: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一级至四级不享受。
    因为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要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工岗位,享受伤残津贴,所以就不存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问题。
    (三)五级至六级:
    五级30个月、6级25个月。
    条件之一:
    1、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3、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四)七级至十级:
    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
    条件之一:
    1、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2、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4、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年(含5年)的,应当支付全额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足5年的,每减少一年扣除全额的20%,但最高扣除额不得超过全额的90%。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或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拓展延伸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成都市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成都市工伤就业补助金的计算方式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缴。工伤保险费率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部门根据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者其用人单位认为伤残情况需要康复的,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康复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进行康复治疗,所需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另外,《成都市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缴,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结语
    成都市工伤缴纳比例的行业基准费率及其实际缴费费率有所不同,而工伤就业补助金则根据伤残等级和是否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况进行发放。具体来说,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而五级至六级伤残职工则可享受30个月或25个月的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则可享受20个月或15个月的伤残就业补助金。另外,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年(含5年)的,应当支付全额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足5年的,每减少一年扣除全额的20%,但最高扣除额不得超过全额的9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1: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