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致人重伤一般判多少年 |
释义 | 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法所称的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 1、过失致人重伤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 2、过失致人重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伴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过失致人重伤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5、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6、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7、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过失致人重伤需承担的责任: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当事人过失致人重伤,被判处刑法是追究的刑事责任。不能免除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对方当事人报了工伤的,依然有权向侵害人主张民事赔偿。并且工伤保险并不赔偿应当由侵害人赔偿的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间发生的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8、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综上所述,过失致人重伤,一般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结果或者情节较轻的话,就会在这个量刑范围内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