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可抗力事件如何认定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关于不可抗力事件的认定以及不可抗力包括什么。不可抗力是指在无法预见、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下发生的事件。不可抗力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不可抗力条款需要约定不可抗力范围、不可抗力从属义务和不可抗力发生后的处理。 法律分析 一、关于不可抗力事件的认定: 不可抗力是指在无法预见、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下发生的事件。某一情况是否属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认定: (一)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二)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三)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四)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二、不可抗力包括什么 不可抗力包括: (一)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08年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 (二)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 (三)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三、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哪些内容 不可抗力条款需要约定以下内容: (一)关于约定不可抗力范围; (二)关于约定不可抗力从属义务不可抗力的从属义务。即在出现不可抗力后,有关当事人是否有通知对方的义务、出具不可抗力证明文件的义务和相互合作的义务等; (三)关于约定不可抗力发生后的处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具有多大影响时,可以全部免除责任;不可抗力具有多大影响时,可以部分免除责。当事人在多长期限内通过什么方式宣告解除合同。 结语 不可抗力是指在无法预见、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下发生的事件。在认定不可抗力事件时,需要考虑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和履行期间性。不可抗力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和政府行为。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范围、从属义务和处理方式。在合同中应明确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后当事人应采取的措施,如通知对方、出具不可抗力证明文件等。 法律依据 气象法(2016-11-07)\t第九条\t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调整、修改,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 防洪法(2016-07-02)\t第五十二条\t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防洪、救灾资金和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防洪、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08-01)\t第四十三条\t违反本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或者向购买人明示的所售商品房能源消耗指标与实际能源消耗不符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交付使用的房屋销售总额2%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