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精神损害赔偿金定义及范围
释义
    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金的主旨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包括对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精神痛苦赔偿。由于缺乏明确的赔偿标准,确定赔偿数额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平衡各方利益,适当补偿受害人或其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在适当补偿和公平合理的原则下确定,法官在一定范围内有自由裁量权。精神损害赔偿应在诉讼中提出请求,并以一次性支付形式进行。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金范围
    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或其近亲属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有以下两种情形:
    1、受害人的生命权遭受侵害,对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
    2、受害人的健康权遭受侵害,对其本人或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
    二、精神损害赔偿金原则
    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明确的赔偿标准、最高和最低限额。因此,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是审判实践遇到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精神损害不同于财产损害,无法适用等价赔偿的原则来衡量。因此,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依照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平衡各方利益,使其赔偿数额适当合理。
    1、适当补偿、限制原则
    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很难用物质尺度来衡量,依据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原则难以正确处理,赔偿数额的确定只能是一种补偿性的,而不是等价性的,只能是适当补偿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所受到的精神损害,通过对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的经济补偿,使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感情上的痛苦得到减轻或消除,从而起到抚慰作用。
    2公平合理原则
    公平合理原则就是平衡原则,这是处理民事案件普遍适用的原则。具体要求是:既要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让侵权人得到惩戒,又要从实际出发,给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以适当的赔偿金,以弥补其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3、法官有限度地自由裁量原则
    法官判案的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法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赔偿数额灵活确定的权力。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时,法官应依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审判实践经验,结合具体的案情,确定一个适当的赔偿数额。
    三、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和支付
    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6条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8条规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侵权诉讼中,应当一并提出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如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支付原则上是一次性给付。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受害人或其亲属所遭受的精神痛苦、赔偿的适当性和合理性等。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法官应根据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具体案情综合考虑,平衡各方利益,确定适当的赔偿数额。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请求应在诉讼中提出,并遵守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金应一次性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三十五条 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