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闹事聚众一定要判刑吗? |
释义 | 是否需要对聚众闹事行为进行刑罚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不同场合和影响程度,处罚也有所不同,但一定涉及刑罚判定。 法律分析 是否需要对聚众闹事行为进行刑罚判定?可能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聚众闹政府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聚众闹事的场合有很多不同,由于场合不同,所影响的事件大小不同,所以得到的处罚也就有所区别。在政府部门闹事,不仅有损政府部门的脸面,也影响政府的办事速度,所以聚众闹事关系到政府的处罚内容一定是判刑。情节越严重判处有期徒刑时间越长。 拓展延伸 聚众闹事是否一定判刑?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一种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其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然而,是否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来进行判断。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中的其他罪名,如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等,则可能被认定为更严重的罪名,并依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罚。此外,如果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发生在特定场所或者情况下,如选举投票现场、法院审理现场等,则可能被认为是对公共权力的侵犯,从而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因此,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否一定判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结语 聚众闹事行为可能会受到刑罚判定,但首先会受到治安处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因此,聚众闹事行为可能会受到刑罚判定,但具体处罚还需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来决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12-20)\t第二百五十二条\t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水法(2016-07-02)\t第七十四条\t在水事纠纷发生及其处理过程中煽动闹事、结伙斗殴、抢夺或者损坏公私财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12-26)\t第十条\t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为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