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出资后能否撤资 法律问题 |
释义 | 法律分析: 关于股东是否可以撤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的财产是独立于股东的财产的,股东一旦出资,他出资的财产就转化为公司财产,股东就没有权利予以撤资了,否则涉嫌抽逃出资。 当然,也并不是说股东出资后就一定不能撤资,但会有很多的条件和限制。比如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通过有效决议,同意减少注册资本的情况下,那股东就可以撤资,但程序相对复杂,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且通知债权人等,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予以撤资。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保障了债权人的权利,并完成了法律上的程序和履行了相应义务后,才可以撤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