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跟员工签的是什么合同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签订方式。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的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跟员工签订的合同应当是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且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应遵循平等、自愿、诚实、合法的原则。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指定劳动者与其订立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基本信息。此外,劳动合同还应当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的责任。 3.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工作年限,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应当明确终止条件。 4.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相适应。 5.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6.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并依法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 7.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可以因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依照法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而终止。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相关手续。 8.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以上是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维护双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理解合同条款,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要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以示确认和遵守。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