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执行异议的处理主要有几种 |
释义 | 执行异议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1)裁定驳回,当事人未提供理由和证据;2)中止或停止执行,异议成立;3)解除查封、扣押或继续执行,提供有效担保;4)再审发现错误,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法院应恢复执行程序并通知驳回无理由的异议。 法律分析 执行异议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裁定驳回。当事人虽然提出了执行异议,但却没有提供必要的理由和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即应认为执行异议理由不成立,裁定予以驳回; 2、中止或停止执行。申请执行的异议成立的,可以中止执行或停止执行; 3、解除查封、扣押措施或继续执行。提出的异议一时难以确定是否成立,案外人已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的,可以解除查封、扣押措施。申请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的,可以继续执行; 4、进行再审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若审理后,认为案外人的异议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程序,用书面通知驳回案外人的异议。 拓展延伸 执行异议的处理:常见的解决方式及注意事项 执行异议的处理涉及到多种常见的解决方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可能需要律师的调解或者仲裁机构的介入。另外,法院的裁决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特别是在涉及到法律权益的重大争议中。此外,执行异议的处理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确保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异议的合法性,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以及及时向相关方提交必要的文件和材料。综上所述,执行异议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解决方式和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结语 执行异议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裁定驳回、中止或停止执行、解除查封、扣押措施或继续执行,以及进行再审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处理执行异议时,律师需要注意协商解决、法院裁决等常见方式,并确保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异议的合法性,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及时提交必要的文件和材料。综上所述,执行异议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解决方式和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三十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